在各種多事之秋、身體欠佳的調適之後,總算又開始回來玩點耳機,並且有時間好好把手上欠下的工作完稿……但因為真的非常久沒有寫評測文,在市場上的比較對象也有好一陣子沒有參照與比較,故這次的文章會有別過去發文,去除評分選項(畢竟近日較沒有聽過真無線的對照組)。
過去BGVP的台灣代理給鄙人的試聽機,總給我有非常好的印象。在性價比與聽感上總是有達到滿不錯的平衡,而此次收到BGVP Q2,在有線與無線間切換,來增加可玩性與便利程度,整體而論是個十分有意思的實驗作品。
但這樣的設計,卻也造成許多人的選擇障礙…….這待結論再說XD
測試機器:
ASUS UX461UN
IPhone se 2020
IPhone 6s Plus
紅米 Note8 Pro
桌上型電腦(MSI B450M Mortar Max+R5-2600,音訊晶片為瑞昱ALC892)
上述設備或可接駁他廠隨身USB DAC
外觀與規格:
採雙動鐵單體、並採用藍芽v5.0確保雙耳連接順暢
充電盒磨沙材質,顯得順手與有質感(有電源指示燈,表現充電與電池盒沒電的狀態)
全機採用樹酯材質的3D列印建模,佩戴上貼耳穩定
在充電時紅燈會一閃一閃,算是一個小小有趣的設計(影片網址:https://imgur.com/PJr8iKe)
配件:
單晶銅鍍銀線材(MMCX規格)
海綿耳塞X1(組)
矽膠耳塞X6(組)
磨砂材質充電盒
線材絨布袋
有線接駁
聽感:
音場營造:
音場顯得是較扁的橢圓形,縱深不深、左右較寬。
而在安排上,中頻較為靠前。
如果要形容,大概是像Live House到學校禮堂的規模。
低頻:
因為採用動鐵單元的緣故,在低頻量上是較為少的那種,結像在有線耳機的範圍也是較為鬆散。但也得益於動鐵單元的解析,在雖然結像鬆散,卻有一定程度的分離度,各種低頻聲響不至於糊在一起、各自皆有層次與動態。
以這樣的聽感而論之,不會有太多壓力、且刺激,對我來說聽感是舒服的。只是這就不會是喜愛大量低頻的族群會優先選擇的聽感。
中頻
這隻耳機顯然是以人聲為主要取向,人聲顯然是較為貼耳、具有亮度,也因為這樣的厚度,在駕馭人聲的樂曲會更顯其優點。
但也因為音場的規模,低頻與中頻會較為貼近些。有線上也算是尚有空間。
高頻
在結像上仍舊較弱,且具高頻的延伸,但整體調音卻是較為溫潤,讓人有點打破動鐵單體的印象。
也因此很少有高頻的刺感、卻也失去了許多高頻的亮度。
無線連接(筆電與手機為主)
聽感:
低頻
比起有線接駁,結像鬆散的狀況更為明顯,整體濃郁程度與古典都會顯得較弱。雖然整體層次仍有保留、解析度也未有太多喪失,但整體低頻的彈性也顯得較弱、鼓點很輕。
中頻
人聲與所有器樂聲音距離貼近,感到有點分不開的焦躁。在處裡人聲上比起有限模式更為保守,但仍舊保留其調音風格(中頻較為貼近)。
高頻
在高頻表現上,比起有線接駁,延伸更差一些,顯得表現更為壓抑,在細緻程度也較減低不少。
藍芽穩定度
在測試上並沒有使用距離測試,僅有以隨身、戶外使用為主。
在TWS連接後,使用過程並沒有遇過干擾與雜訊,符合真無線耳機的基本需求與表現。然而在影音撥放與遊戲測試,會有非常顯著的延遲(比起有線接駁),以遊戲來說,絕地求生等,大概會有近0.5秒的延遲,等到聽到敵人開槍已經被打死了……
基本上不建議使用此耳機玩手機遊戲與影像串流,但因為手邊也沒有其他TWS對照組,也較難評估是否是屬於正常現象。
觸控
用到現在約莫一個月,有很多時候點擊的方式與頻率還是抓不太到。
例如有時從充電盒拿出後,並塞入耳朵,很容易因為觸控不慎,又把其中一邊給點到關機……。
但整體而論,稍微點慢一點、小心一點,觸控方面仍十分準確。
語音與通話
嘗試過幾個國人常用的通訊軟體(LINE、Facebook messenger、一般電話聯繫),發現僅有在IPhone 的messenger上偶有對方聽不到聲音的現象,在此先猜應該是軟體問題,但值得玩味。(版本為ios 13.4)
而在其他的通訊軟體上,通話清晰,並未有遭遇如上的問題。
結論:
在測試一輪下來,BGVP 此次的作品的確採用有線與無線切換,供用戶做一個選擇與使用習慣的調整,但也有趣的是,通常一個人習慣一個模式後,就不會再選用另一個模式(例如我接線後就沒有再拔下來過……),也顯得另一個模式的雞肋。
但整體而論,兩種模式與換線設計使得此作品可玩性大大提升,也純以有線耳機的價格帶來說,也符合其定價(NT$2990),確實是一個既有實力、又具不同可玩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