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4影音頻道 HEAD4影音頻道 -
 
會員登入 | 加入會員
進階搜尋
首頁 新聞快訊 耳機圖鑑 專欄文章 購買指南 討論區 關於
     
 
     
»回上頁
全部 耳機 喇叭 隨身影音 家用音響 其他
     
強悍小鋼炮 - HiBy R5
HEAD4編輯 發表於2020-05-11 16:33:01  
前言
攝影圈有句話說「底大一級壓死人」,這概念在音響界也幾乎是成立的,雖然不乏輕巧又有好聲的產品,總歸來說難以突破物理限制,數位隨身播放器也是如此;同世代的播放器體積往往是限制產品表現天花板的條件之一。隨著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廣泛,還得兼顧聲音表現,對考量體積和電力消耗的隨身 DAP 非常考驗設計功力,所以不少高階隨身播放器的體積越來越大。

HiBy (海貝)是對岸一家專注於研發隨身高音質產品的品牌,其在智慧型手機上推出的「海貝音樂」也是非常好用的音樂播放 App。

今天要介紹的 HiBy R5 就是一款在音質和體積上取得平衡點的產品,適中且能夠輕鬆單手操作的尺寸,採用高螢幕佔比的 4.0 吋 IPS 觸控螢幕,提供同級產品中出色的 564mW@32Ω 的平衡輸出功率,並且具備藍牙等多樣化功能,更重要的是搭載 Google Play 商店,支援完整的 App 功能與輕巧體積,可說是單手操作追求者夢寐以求的產品。

 

 

本文由網友 Yazi (北極熊)貢獻

 

 

【文章導讀】

產品設計和特色

硬體架構探討

測試環境和使用情況

藍牙連接體驗

主觀聲音評論

低頻

中頻

高頻

解析度&結像

平衡輸出

寫在最後

技術規格

 

 

產品設計和特色

Hiby R5 的外包裝沒有任何華麗的設計,全黑的底色加上亮面凸的型號和 Logo,搭配上背面的白色字體產品規格說明,大概是目前播放器包裝的「省話一哥」。

 

打開上蓋就能直接看到 HiBy R5 本體,內部使用厚厚的泡棉保護播放器,移開上層播放器後,配件則使用兩個黑色紙盒包裝,夾附一個開啟記憶卡槽的插針。

 

配件部分,除了說明書和保固卡之外,HiBy R5 內附一條 USB Type-C 的數據/充電線、透明清水保護套和兩張螢幕保護貼,或許是隨身定的關係,沒有附上Line-out/同軸轉接線等配件。

 

HiBy R5 左側是小弟評側很常拿來當最低基準的 iPhone 4,可發現體積比 iPhone 4 還來得短小些,厚度部分厚接近一倍,不過 HiBy R5 側邊圓潤的機身反倒有較好的握持感。

 

HiBy R5 機身右側配置電源鍵和播放控制鍵,不過要抱怨上一首和下一首按鍵很容易讓人困惑,在播放鍵三角形尖端那邊的是上一首,而三角形底端反而是下一首,有點違背常見圖示配置,播放鍵的圖案如果左右顛倒也許會更好。

 

機身左側則配置音量控制鍵,按鍵大小適中且回彈手感不錯,100 階層的音量控制可以很精確的選擇出適合的音量;音量按鍵下方則是如 SIM 卡槽型式記憶卡擴充槽,雖然 HiBy R5 內建 16 GB 空間,但作業系統和 App 已佔去大半,多買一張記憶卡有其必要性,最大支援到 512 GB 的 MicroSD。

 

HiBy R5 的輸出入端子均配置於機身底部,並且充電和數位傳輸端子已經採用目前主流的 USB Type-C,而輸出端子部分則分別為 3.5mm 單端和 4.4mm 平衡輸出插孔,兩者皆具備耳機/Line-out功能,可從由作業系統中的音頻設置進行切換。

 

這是小弟常使用的三台隨身播放器,可發現體積方面都屬於比較輕巧的類型,由於小弟認為「隨身」須滿足輕便的需求,而搭載完整開放性作業系統的 HiBy R5,在同樣輕便的體積下,相較於其他兩台又有著更多的功能性。

 

HiBy R5 採用正、反兩面 2.5D 康寧大猩猩玻璃,保護套基本上是必備,內附一個清水保護套。可能是灰色機身的緣故,裝上清水套後,反倒顯得髒髒灰灰的,所以額外購買原廠皮質保護套是無法避免的。

 

HiBy R5 裝上原廠皮質保護套後的樣式,黑色的皮質保護套顯得好看許多,下側預留的開孔也足夠大,並不影響耳機插頭的插入空間,但保護套會稍微壓到螢幕保護貼,邊角有時會擠壓到翹起來,如果內附高品質的鋼化玻璃保護貼可能會更好。

 

 

硬體架構探討

HiBy R5 (107.7*61.2*15.6mm) 的體積相較於老大哥 R6 (120*67*15.7mm) 來說,每一邊都稍微內縮了一些,也造就能夠單手握持的輕巧手感,不過雖然體積有所縮減,但內部配置卻沒有縮水多少,首先處理器部分還是維持著 R6 系列的 Qualcomm Snapdragon 425,這是一顆 2016 年發布的中低階四核心 Cortex-A53 架構處理器,記憶體由 R6 的 3GB 下調至 2GB。

雖然不能期待 HiBy R5 有強勁的效能,但螢幕解析度由 R6 的 768*1280 下降至 540*1080 (dpi 剛好維持在 300),所以效能在一般影音串流軟體上是沒有任何問題,另外就是高通出品的處理器在各種 App 中相容性較好,相對不會有採用 Rockchip 處理器機種發生 App 莫名跳出的問題。

 

HiBy R5 音訊處理架構圖。

 

在音訊架構方面,HiBy R5 改採用 Cirrus Logic MasterHIFI 系列的 CS43198 DAC 晶片,支援 DSD256 和 PCM 32bit/384kHz 音訊,具備 130 dB 的高訊噪比和 -115 dB 總諧波失真,Cirrus Logic 於 2014 年收購 Wolfson 後,轉型為開發微型播放器設備使用的低功耗 DAC。

歷經 CS4399 和 CS43130 這幾個前置研發型號後,Cirrus Logic 推出了新世代低功耗旗艦 CS43198 DAC 晶片,雖然聲音不像其他 AK4497 或是 ES9038 那般中正大氣,不過 CS43198 相對柔和又通透細膩的聲音,指標性能也足夠強悍,所以獲得眾多品牌的青睞。

 

HiBy R5 內部電路照片。

 

HiBy R5 內置兩顆 CS43198,由於 CS43198 是一顆電壓型 DAC,內建了 I/V 轉換器,免除額外電流電壓轉換的手續,後續每聲道使用一顆 Texas Instruments OPA1612 作為低通濾波器和一顆 Analog Devices 出品高速度大輸出電流的 AD8397ARDZ 作為電流放大用;這兩顆運算放大器是許多隨身 DAP 的常客,加上 CS43198 本身就具備 2Vrms 輸出功率,使得總輸出功率達到 564mW+564mW@32Ω (平衡),對於中高階隨身播放器來說,這樣的輸出功率可說是非常出色,而且莫名其妙超越老大哥 R6 的輸出功率。

為了減緩 Jitter 對聲音的影響,HiBy R5 搭載 HiBy 自家的 HBC3000 (或是HBC2500A?) FPGA 晶片和兩顆日本 NDK 出品的低相噪主動晶振 (45.1584MHz、49.152MHz),經由演算技術來改善 Jitter 的問題,同時負責音訊 I/O 部分處理,沒有因為小體積而省略重要的內部元件,內部設置方面算是相當用心的產品。

 

 

測試環境和使用情況

本次送測的樣機先前使用情況不明,但為確保機器處於最佳狀態,我們還是對其進行大約 50 小時的 Burn-In,Burn-In 前後並沒有任何明顯差異;本次評測主要的對比產品是 FiiO M9,再輔以 FiiO M11 Pro、FiiO M15、Lotoo PAW GOLD 和 Violectric DAC V850 + Fang Audio FA-1 作為輔助參考,測試用的耳機以 Noble audio K10 encore、qdc 8CH、oBravo Cupid、Sony MDR-Z7 和 Sennheiser HD650為主。

HiBy 作為近年來多數對岸隨身 DAP 幕後和新技術提供方,在操作系統方面自然駕輕就熟,搭載 HiBy 訂製繞開 Android SRC (Sample Rate Conversion,取樣率轉換器) 的 DTA 無損 Android 8.1 系統,操作上和原生 Android 差異不大。

由於較低的螢幕解析度,雖然並非搭載效能強勁的處理器,整體使用上還是非常順暢,加上高通晶片對多數 App 的高相容性,HiBy R5 除了不能打電話和拍照之外,基本上其他應用是足以應付;螢幕部分表現相對平庸,可能是解析度低、開口率高,亮度部分倒是足以在大太陽下使用,對常在外出使用隨身 DAP 而言是件好事。

 

HiBy R5 搭載訂製的 DTA 無損 Android 8.1 系統,同時內建的 MSEB 調整系統,提供使用者容易操作的聲音調整選項。

操作手感是 HiBy R5 的強項了,由於適中的體積加上圓潤握感,單手操作沒有太大的問題,側邊按鈕也採用接觸面積較大的設計,整體操作體樣相當良好。HiBy R5 雖然機身比 FiiO M9 來的厚一些,但圓潤的處理讓 HiBy R5 的操作手感稍微好於 FiiO M9,加上較大的螢幕和完整的 Android 操作系統,更不用說支援 Google Play 商店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使得 HiBy R5 使用體驗明顯高出一個層級。

 

HiBy R5 內建 Google Play 商店,能自由安裝 App,要逛個 Facebook 當然沒有問題,由於內建 3500 mAh 的電池,大約能持續使用 11~18 小時,看使用音量和平衡或單端輸出,更支援 Quick Charge 3.0 快充,即便重度使用者也能夠滿足。

長時間使用後,HiBy R5 會稍微變熱,表面溫度微溫;USB DAC 功能使用上也是相當簡易,加上 R5 支援 DLNA、同軸輸出、雙向藍牙傳輸等多樣化功能,在和其他多媒體裝置的搭配上是沒有太大難度。

 

 

 

藍牙連接體驗

和多數中階播放器相同,HiBy R5 並未支援到最新的藍牙 5.0 規格,而是停留在 4.2 版本,藍牙 5.0 帶來更快的傳輸速度和有效範圍,同時支援針對物聯網設計的 Mesh 技術,但針對音訊部分,由於藍牙 5.0 還是依靠藍牙立體聲音訊傳輸規範 A2DP 的老規格,所以 5.0 在音訊傳輸上除了較為省電之外,差異性並沒有非常高。

藍牙音訊編碼部分,HiBy R5 除了支援目前市面上常見的 aptX、aptX HD、LDAC、HWA 格式,還支援 HiBy 獨家的 UAT (Ultra Audio Transmission),傳輸速率達到 1.2Mbps 並支援 24bit 取樣深度和 192kHz 取樣頻率,比起 LDAC 的 990kbps、24bit/96kHz 還來得高上不少,目前只有 HiBy 自家的產品支援,所以未能進行測試。

在其他藍牙音訊傳輸方面,HiBy R5 的連線品質處於一般的層級,在一般情況下都能達成穩定的連線品質,目前只有在搭配 TaoTronics Duo Free+ 時出現過斷斷續續的情況,似乎和 Duo Free+ 本身的問題比較有關,其他藍牙耳機均未出現不相容的情形。

此外,HiBy R5 支援雙向藍牙傳輸,除了當作藍牙音訊發射器之外,也能夠接收其他裝置發送的藍牙音訊,不過 R5 已有音樂播放功能,所以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用上。

 

 

主觀聲音評論

相對自家旗艦機種 R6 和 R6 Pro,HiBy R5 應付低阻抗耳機,尤其是多單體的平衡電樞耳機有著較好的適應性,主要是 R6的輸出阻抗偏高(10Ω),這使得搭配低阻抗多單體耳機時會影響到聲音表現,R6 Pro 雖然將出輸阻抗下降至 0.24Ω,但是卻意外地引入非常明顯的底噪,讓 R6 和 R6 Pro 並不是那麼適合低阻抗的耳機,反倒是 R5 的輸出阻抗小於 1Ω,同時將底噪控制得相當不錯,意外成為三者中最適合搭配高靈敏入耳式耳機的播放器。

HiBy R5 擁有足夠清晰的細節表現,並且具有稍微偏暖的高音和豐厚的中低音,同時在音色的平衡度上拿捏得相當出色,雖然在極低頻衝擊力度和高頻細節部分稍微落後給高階播放器,但整體傳遞出一個中性且形體感良好的均衡聲底,播放多數音樂類型中有著較佳的適應性。

 

 

低頻

相較於 FiiO M9 較清淡的低頻表現,可以輕易感受到 HiBy R5有著形體感較佳的低音,衝擊力度部分也稍微好於 M9,HiBy R5 低頻速度感適中,不會過分緊繃導致收束過快,並且維持著相對穩定的控制力,整體保持了較中性的風格,同時由於量感部分控制得當,在搭配一些低頻較豐厚動圈單體的入耳式耳機時,能有著快速乾淨的聲音,可惜 HiBy R5 下潛深度無法和 M11 Pro 或 M15 等高階播放器比擬,並且在大動態的音樂下,低頻較深處的層次和解析力也比較不足,所以有時候會出現較為鬆散的低音,不過在小體積和該價位區間的隨身 DAP 中,HiBy R5 豐厚柔和又帶有足夠衝擊力度的低音應該很難找到對手。

 

 

中頻

HiBy R5 的中頻顯得相對乾淨,聲音稍微比 M9 來得厚實一些,雖然帶有一絲溫和飽滿的感受,但沒有引入任何鬱悶模糊的現象,尤其在人聲表現上相對乾淨,聲調稍微偏向成熟,整體相對滑順自然且耐聽,聲音厚度和力度也都較 M9 來得好不少;中高頻處轉向比較拘謹一點的聲音風格,好在大聲量下並未出現緊繃發澀的情況,同時有著不錯的透明感,讓 HiBy R5 展現出該價位區間中不錯的樂器細節。

相比高階播放器,HiBy R5 稍微缺乏那種寬鬆有餘的自然感,同時解析力和層次上有著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滑順溫和的音色,在流行音樂中表現得更為寬容,能容忍錄音較差的音樂。

 

 

高頻

HiBy R5 有著不錯的聲音密度和中性滑順的高頻風格,但在高頻延伸部分則稍嫌短缺,讓高頻顯得略為厚重和缺乏明亮度,好處是偏暖的風格很大程度的減緩惱人的刺激音調,但也影響到高頻區段的細節表現,在搭配需要較高驅動力的大耳罩時,HiBy R5 的高頻就會顯得略為呆版和厚重。

好在搭配入耳式耳機時,也許是充沛的驅動能力讓這樣的感受並不會相當明顯,使得 HiBy R5 可能比較適合搭配高頻較明亮的入耳式耳機,也許是為了更大程度的容忍錄音較差的音樂?或是希望帶來更耐聽的音色?這點不得而知。

 

 

解析度&結像

得益於出色的中頻表現,HiBy R5 擁有相當不錯的結像能力,不論樂器或人聲的立體感都相當具說服力,樂器間分離度也想當出色,尤其是在平衡輸出下更是如此,由於較前傾的中頻區段,人聲位置稍微比較靠近聆聽者,使得在人聲為主的流行樂中佔有一定優勢,但由於高頻區段稍嫌偏暖,虛擬音場的開闊程度顯得普通,解析力則在同價位產品中持平。

 

 

平衡輸出

雖然 HiBy R5 的平衡和非平衡輸出的驅動力差異巨大,展現在兩者的聲音風格上,相較於非平衡輸出較柔和溫順的聲音,平衡輸出相對下力度顯得較為充沛,同時由於較佳的分離度表現,平衡輸出下音場也稍微開闊一些,並且在出色的驅動力下,平衡輸出仍維持著非常低的底噪,搭配高靈敏度的耳機也不成問題。

而平衡輸出下會稍微失去單端寬容柔和的音色,但差異程度不是非常顯著,也算是提供另一個聲音選項。

 

 

寫在最後

雖然在自家的產品線中,HiBy R5 被定義比旗艦級的 R6 Pro、R6 來得低一階,但豐富多樣的功能性和令人滿意的驅動能力,加上兩位老大哥更適合高靈敏度低阻抗耳機的設計。

相較於其他同級產品,搭載完整的 Android 作業系統和 Google Play 商店也讓 HiBy R5 有著更多的可能性,加上有著較佳的處理器和 HiBy 作為幕後技術提供最佳化的 DTA Android 作業系統,提供較佳的操作流暢度,更重要的是 HiBy R5 可輕鬆單手操作的體積和高螢幕佔比的觸控螢幕。

如果您不在乎播放器體積,並且對 Google Play 商店多樣的 App 不感興趣,在市場上確實還是有著許多更好的選擇,但如果您正在尋找能輕易單手操控的播放器,並且對音質有著一定程度的要求,HiBy R5 可以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選擇之一,強烈推薦您親自去體驗!

 

 

技術規格

作業系統:DTA lossless output Android 8.1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425 SoC

DAC晶片:Cirrus Logic CS43198 x 2

低通濾波器&運算放大器:OPA1612、ADP8397

記憶體容量:2GB RAM、16GB ROM

外部儲存記憶體支援:最大 512 GB MicroSD Card

螢幕:4" IPS (540*1080)

支援採樣頻率:DSD256, PCM 32bit/384kHz (highest)

輸入:Bluetooth 4.2 (aptX, aptX HD, LDAC, HWA), Wi-Fi, DLNA, USB 2.0 Type-C, Line-out/coaxial

輸出:3.5mm (headphone / Lineout), 4.4mm (headphone / Lineout)

增益選項:High / Low

USB DAC:PCM / DoP / Native

支援音訊格式:DSD (.dsf / .dff / .iso), DST compression format, DXD, APE, AIFF, FLAC, WAV, WMA, MP3, AAC, Opus, WMA, Ogg Vorbis, etc.

電池容量:3500mAh

充電協議:QC3.0

尺寸:107.7 x 61.2 x15.6 mm

重量:160g

配件:保護貼、保護殼、操作手冊、保固卡、認證書、退卡針、USB Type-C 連接線、Hi-Res Audio 貼紙

     
 
      
專 欄 文 章 TOP10
1/ DAP 該怎麼選?六大要點帶您一次懂透透
2/ 從北到南,品牌展示中心 & 耳機專門店直擊
3/ 就。很。Elite。 - Meze Audio Elite
4/ 發燒友必看!台灣主流客製化 IEM 品牌大全
5/ ​第三代全平衡雙真空管、全分立雙模式、全新晶片的 Cayin N8 II 是謂集大成者
6/ Shanling M9 聲學探討
7/ 新手想知道的耳機、器材、音樂觀念Q&A
8/ 第一次上手就弄懂耳機類型
9/ Shanling MG600 開發秘辛分享
10/ 不到貳仟元的降噪奇蹟 - Yo-tronics YTH-900nb
耳 機 圖 鑑 TOP10
1/ beyerdynamic T70p
2/ SONY MDR-XB1000
3/ JVC HA-FX850
4/ Audio-Technica ATH-IM02
5/ SONY MDR-Z1000
6/ beyerdynamic T5p
7/ DN-1000
8/ SHURE SRH1540
9/ beyerdynamic DT 660
10/ beyerdynamic DT 860
最 新 活 動
2024年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隱私權政策 | 服務條款 | Q&A | 廣告合作 | 聯絡我們 HEAD4 All Rights Reserved.   
<body> <P>HEAD4影音頻道</P>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