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文章】
細嚼慢嚥「聲音的文化」 — 2017 高雄國際音響展(下)
【文章導讀】
南方音響主事者、高雄市電器公會主委的 黃裕昌先生,深刻感受高雄音響展房的設計用心,搭配系統為 PMC Twenty5 26 英國喇叭、North Star Design Supremo DAC 與德國 AVM 前後級擴大機。
現場播放的數位檔案皆為黑膠轉錄而成,聆聽那段 Rossini 著名的《威廉泰爾序曲》大家最熟悉、如萬馬奔騰的節選,第二首試聽曲,由小提琴名家慕特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三號 D 小調小提琴奏鳴曲,立刻從亢奮轉為平靜,甚至是沉重,我認為器材搭配、用心調音是關鍵。
南方音響細心解說每首的示範曲目,音響/音樂雙管齊下,令人敬佩用心程度。
502 瑩聲展示 PMC fact 3 書架式喇叭和 Cyrus CDP、前後級擴大機的英倫風系統,當聆聽 Yehudi Menuhin 演奏的莫札特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聲音平滑柔順,呈現古典樂派早期輕盈、悅耳的風格。播放電子元素為重的近代流行音樂反而不太合適,音像略為龐大、電子合成音效的高頻段有些刺耳。
隸屬德國 T+A 的旗艦系列:PDP 3000 HV (唱盤)、PS 3000 HV (電源)、PA 3100 HV (綜合擴大機),神韻派出書架喇叭 Pulsar R20 迎戰,聆聽樂曲是 Nat King Cole 《When Sunny Gets Blue》,呈現乾淨、通透、穩定加上 Nat King Cole 渾厚慵懶的歌聲頗為相稱,可惜日本調音大師 木內和夫先生創立的 Harmonix,這次高雄音響展並未出現,令筆者頗感遺憾。
善於開發真空管擴大機、隔離變壓器的華克音響,搬出自家 Ray Speed 管機和隔離變壓器伺候 PMC 落地式喇叭,Rosa Passos《Sentado a Beira do Caminho》,這是首女聲與木吉他的編曲配置,聽感稍濃、稍厚些。
鼎上展示丹麥 Densen 全系列器材,再加上英國 Monitor Audio PL 300II 落地式喇叭,聆聽當鋪爵士中 Arne Domnerus 演奏的《I'm Confessin》,聲音中規中矩,素質不差,但沒有特別驚豔之處。
對類比器材頗有心得的禾樺,採中、台、美合流,訊源是美國 Zavfino 1877 Phono ZV5 黑膠唱盤,前後級擴大機為禾樺自有品牌 Rebel,喇叭意外地是中國的 Aurum Cantus Grand Harmony,試聽耳熟能詳的爵士曲目《Take Five》,由 Dave Brubeck Trio & Gerry Mulligan 擔當演出,Saxphone 和低音提琴的樂器形體與聲音質量不俗,假如樂器定位與音場呈現稍微調整,或許聲音會更優。
作為高雄代表性經銷商之一,相信不少發燒友為聽鳴曲張老闆的調音而買票進場,此間展房以 Playback Design CDP作為訊源,搭配美國 Constellation Argo 綜合擴大機驅動 Dynaudio C4 落地式喇叭,試音曲為 Gioachino Rossini《Sonata a Quattro No.1 in G Major: III.Allegro》,以往丹拿和 Constellation 給予我印象是精準、快速的精銳部隊,經過鳴曲調音竟能如此柔和,推測 Siltech(銀彩)的線材起到一定作用。
這次典立展出的器材很特別,由美國 Bricasti Design M1 DAC 作為訊源加上德國 Mal Valve Preamp three 前級擴大機、Power Amp One 真空管三件式後級擴大機服侍 Dynamikks! Monitor 8.12。聆聽曲目為兩位女歌手的作品,包括 Daniela Andrade《La Vie En Rose》與發燒友們熟悉的 Spanish Harlem By Rebecca Pidgeon,略帶箱音的呈現筆者不認為是缺點,反而展現其特色,配合管機渲染,整套系統發出濃郁溫暖之音,唯獨現場播放音樂的工作人員,總在每首歌中途切歌,讓筆者感到有些意猶未盡。
另一間鳴曲展房的喇叭為 B&W 800 D3,分別搭配 510 展房更高階的 Playback Design CD 唱盤與 Constellation 前後級擴大機。聆聽聖桑的第三號 C 小調交響曲與德國藍調樂團Blues Company《Dark Day》,讓筆者反思何謂「平衡」的音響美學,特別欣賞藍調歌曲《Dark Day》,人聲、吉他、Bass、爵士鼓的形體比例與樂器定位恰到好處,聲音表現寬鬆自然、駕輕就熟。此番品味後,鳴曲兩間展房有如教科書的紮實調音,今日真是領教了!
台灣本土品牌 Tracer 帶來本家套裝,CDP 與綜合擴大機採用 CNC 工藝的鋁合金削出,看來相當硬派;試聽抒情改編版的《燒肉粽》,Tracer 表現四平八穩、不過不失,聲音特質不夠明顯,表達音樂中的情感元素稍嫌不足。
BenQ 展出新一代無線喇叭 treVolo 2,針對前代的靜電薄膜技術最佳化,搭載新版本的低音單體,現場訊源為筆電,透過 USB 線連結 treVolo 2 內置的數位類比轉換電路,播放數位音源檔,運用雙連模式,將兩組 treVolo 2 作為左右聲道的 Stereo Mode,聆聽爵士與抒情歌皆有水準內的演出。
平時常逛誠品音樂館的朋友們,可能對音譜利音響有印象,現場訊源為筆電,USB 線連接 T-5 真空管綜合擴大機驅動 HN-500 落地式喇叭,喜歡溫暖、厚聲、對真空管感到強烈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作為兩聲道的起步系統。
台南展樂端出 Dynaudio 新品喇叭 Contour 60,採用 EMM Labs 數位訊源和 Ayre Acoustics 的前後級擴大機,聆聽達拉斯管樂團演奏《玩具兵進行曲》,屬於乾淨、明快且能量充沛的聲音,然而喇叭擺位上,筆者認為左右聲道距離略大,儘管音場呈現開闊、大氣,但樂團樂器的定位與結像相對弱勢,甚至感覺被小展房的空間困住了,沒能完全施展開有些遺憾。
隨後進到 541 展房,一系列谷津新品 U4/Qv/Qm 齊聲推奏 Sennheiser、beyerdynamic、final 等品牌耳機,首先以 HD800 S 來試音,接駁數位前級+耳機擴大機 Qv 背板的XLR平衡耳機輸出,訊源源自筆電播放 Spotify (USB out),竟然將不好伺候的 HD800 S 推得有模有樣,聲音偏暖厚實,但似乎有層淡霧矇著,極可能是串流音樂的品質不佳,難以滿足挑剔的發燒友耳朵。
這台是捨棄數位前級的 Qm,耳機輸出幾乎等同於 Qv,筆者至今尚未明白,谷津為何將耳擴音量控制置入背板,使得操作直覺性大打折扣。
東方亮秀出谷津與天樂哥倆好組合,以電腦訊源數位輸入 Qv,再運用數位同軸輸出至後級擴大機 Q-23,左右聲道 Q-23 透過數位同軸線串接,這是谷津近來積極推廣的數位直入系統,從訊源到後級間皆使用數位傳輸;搭配喇叭為天樂 Divini Classical 11 落地式喇叭,第二次聆聽 Rebecca Pidgeon《Grandmother 》,正好將 Rebecca Pidgeon 富於磁性且清亮音色的極品女聲呈現得非常有質感,整組訂價約 21 萬新台幣(不含線材和電腦),絕對值得推薦,身為台灣人,衷心希望谷津和天樂在音響開發的道路上持續向前邁進。
向下來到 4 樓大廳,此處展房普遍寬敞,租借大展房的原廠或代理商,不僅比拚系統調音,大場面的陳列氣勢更不能輸。首先來到鈦孚展房,100% 丹麥設計製造的 Dynaudio Contour 60,同家代理的美國真空管名機廠 Audio Research CDP 作為訊源,加上荷蘭銀彩 Siltech 三件式前後級擴大機 SAGA (採電壓與電流獨立放大的工作方式),最後接上 Siltech 頂級線材顯得貴氣逼人。現場聆聽神鬼奇航的電影原聲帶,理所當然展現大編制交響樂的磅礡氣勢。
鈦孚同根生的極品音響,這次展出兩組系統,主系統為柏林之聲 Burmester 111 音樂中心兼前級擴大,及類比訊源的 VPI 黑膠唱盤 + Burmester 100 唱頭放大器,再加上 Burmester 948 電源處理器、911 MK3 後級擴大機推動 BA71 落地式喇叭。
先聆聽 Burmester 111 來播放 Anne Lise Berntsen & Nils Henrik Asheim《Til Fader Vor at ende》,這是帶有濃厚的宗教元素歌曲,全套系統詮釋之下,中低頻的密度相當高,伴隨而來是凝重的音樂氣息,筆者認為符合樂曲欲傳達的氛圍。緊接著切換訊源至 VPI 黑膠唱盤,聆聽許景淳《天頂的月娘啊》,除溫暖豐潤的中低頻外,許景淳與木吉他清亮的音色絲絲入扣,幾乎沒有可聞的炒豆聲,猜想極品在唱盤調整與唱片保養下足功夫。
極品第二套系統的 Burmester Phase 3,集合 CD、網路廣播,數位音樂串流、高解析音樂播放、USB 即插即播和 Wi Fi無線傳輸於一身,再加上綜合擴大機 161 與書架式喇叭 B15 所組成,原廠提供腳架與 161 下方的高級鍍鉻置物櫃,切合近來流行的高極簡約風。聆聽同首樂曲 Anne Lise Berntsen & Nils Henrik Asheim《Til Fader Vor at ende》,較前一組 BA71 系統顯得輕盈,聲音頗為討喜,較同樓層的雍容華貴器材,Phase 3 定價相當於 BMW 入門款五人座轎車 118i,各位追求極致的發燒友們,這下是否有存錢的動力呢?
享譽國際的美國 Hi-End 級兩聲道品牌 Wilson Audio Alexx 落地式喇叭,配合瑞士極簡風的 CH CD 轉盤/DAC/前級擴大機與 Precision M1 單聲道後級,選用美國線材 Transparent,又是完全不敢想像售價的奢華系統。聆聽盛名的電 Bass 與爵士鼓大師 Victor Wooten & Steve Smith《Drums Stop, No Good!》,這是筆者聽過最浮誇的 Victor Wooten,因為電 Bass 的形體過於龐大,低頻彈性簡直不可思議!
從台北松江路遠道而來的豐銘音響,幾年前接手德國 Odeon 代理後便積極推廣,展房搭配美國 Audio Research CD 唱盤和德國 Octave 前後級擴大機,筆者相當欣賞 Odeon 木質打造的號角與寬鬆自然的聲音,更特別的是豐銘請來聲樂家與吉他老師現場演出,直接經過 Mixer 收音後,由前後級擴大機與喇叭播放,表演前做足萬全準備,佩服豐銘翁老闆結合 High-End 音響與現場音樂表演的用心。
Kharma Enigma Veyron EV-4D 落地式喇叭和全系列的 Boulder 器材絕對是本次展覽最頂級系統之一,總價千萬台幣起跳。聆聽發燒友熟悉的《This Boy》by Brendan Perry,無論是低沉厚實的男聲,或者電子合成音頻出的詭異樂段,皆盡展現全套系統的強大音響性。
這次普立視展出歐系的美聲組合,訊源採用時下新潮的 Orpheus Absolute Mediaserver 音樂伺服器,前端交予同廠 Heritage DAC、Heritage 前級擴大機,驅動義大利 EMMESpeaker The Galileo 落地式喇叭的任務,由兩組德國 Analog Domain Artemis 單聲道後級負責。在展房內聆聽幾個樂段,包括室內樂、聲樂男中音等,小編制及人聲展現從容、高雅的氣質,播放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令我印象深刻,樂曲末段筆者聽到相當震撼、沉重且定位感絕佳的加農砲聲,有疑慮之處是:在緊湊砲聲前的管弦樂與管鐘樂段,突然發覺過往未曾注意的細節,但伴隨著少許的刺耳感。
製作測試儀器、電源供應器等設備起家的國廠廠商茂凱電子,最早從 1992 年開始研發音響器材,至今是耕耘 20 餘年的老字號了;本次帶來自家高階的 Morkai 全系列產品:MKCD-1 CD 唱盤、MK24DAC-LP 數位類比轉換器、MK101 前級擴大機、MKE-200 擴大機伺候 MK-8 旗艦喇叭。聆聽蔡琴名曲《情人的眼淚》,沒想到大塊頭喇叭加上鋁合金硬派器材的聲音是乾淨、細緻走向,同時發現茂凱和 5 樓日日升有類似情況,技術、做工與聲學基礎皆無大問題,相比歐、美、日等一線品牌,似乎少了點韻味和個性。
大器示範特殊的 6.3 劇院系統,包括多聲道解碼功能的 Minmesis 16.5、可以讀取藍光碟片和播放 SACD 的全能型播放機 Eidos 36U+,甚至是下方投影大螢幕的短焦型投影機和所有喇叭皆來自瑞士的 Goldmund,並請到 Goldmund Asia 原廠人員為器材做詳細解說。
在高雄音響展前,大器先將金春園的展房尺寸、房內家具擺設等相關的聲學數據詳盡測量後,送去瑞士的 Goldmund 原廠量身訂做,重現音響展當天的模樣。現場觀賞兩段藍光片段,第一段是《瘋狂麥斯》飛車和槍戰,第二段是王家衛執導《一代宗師》的宮二與葉問比試,後者尤其印象深刻,不論是兩者拳打腳踢時的風切聲、腳踩地面與懸樑的震動感、打鬥中衣服的細微摩擦甚至是對白清晰的口型都維妙維肖地呈現,Goldmund 展現出多聲道系統難以企及的高度與質感。
仩益主角絕對是海爾氣動式高音打出名號,備受注目的 ELAC 超級旗艦喇叭 Concentro,訊源為同鄉的 Lindemann Musicbook 20 DAC,前後級擴大機則是 Linear Acoustic LAV 4 MK2/Linear Acoustic LA300。正好播放筆者喜愛的捷克國民樂派作曲家史麥塔納的作品《我的祖國》第二樂章,中段處滾滾而來的大片弦樂,明亮、細膩、滿溢細節呈現,卻完全沒有侵略感,將史麥塔納在樂曲中描述的莫爾島河賦予動人的情感與靈性。
蘭香室展房為法、美、台品牌共同演出,由台灣的 Zorin Audio 黑膠唱盤擔當訊源,前後級擴大機是 Jeff Rowland Design Group 高級製品,落地式喇叭來自法國 Triangle Magllan 旗艦系列的 Concerto SW 2。聆聽 Eddie Higgins 三重奏的《Beautiful Love》,是首鋼琴比例相當重的曲子,感受到高質量的鋼琴演奏,可惜黑膠唱片稍大的炒豆聲影響聽感。
來到勝旗展房,滿室花草契合房名,這次英日合璧的 TANNOY Canterbury GR 同軸落地喇叭和日系參考級 Esoteric Grandioso 旗艦系列的全套器材,於此聆聽 Suzanne Vega 演唱的《Luka》傳遞均衡、清新女聲與電吉他 Clean Tone 的表現,由此可見濃郁的 Tannoy 與強大解析力的 Esoteric 彼此相輔相成,筆者認為 Suzanne Vega 口中詮釋的《Luka》應有些微粗糙與叛逆的質地,這套系統的聲音反而過於乾淨了。
TEAC 最新最上位系列的 Reference 7,首款器材 NR-7CD,如其名結合 CD 唱盤、DAC、無線串流、綜合擴大機、耳機擴大機等,所想得到的功能幾乎囊括在內,真機質感及造工精美,定價 135,000 新台幣真是太便宜了,顯然是 TEAC 邁向高階品牌的參戰宣告。
如要選最出音響展風頭的品牌,豈非 TAD 莫屬,既然是原廠展房,當家旗艦落地式喇叭 Reference One MKII 以絕不妥協設計和超高音響性,到達極致 Hi-Fi 的彼岸了。
系統訊源為 TAD-D600 SACD/CD 唱盤,加上新代理的音樂伺服器 Fidata FHAS1-S10U,前級擴大機是具備 DAC 功能的 TAD-C2000,佐以兩台 TAD-M600 單聲道後級驅動 Reference One MKII。
聆聽朱哲琴《阿姐鼓》專輯的同名歌曲,強烈建議發燒友們,絕對要將這首歌曲列為系統測試的參考曲目,尤其歌曲半段動態極大的鼓聲,現場聆聽的震撼力似乎無窮無盡,完全折服於 TAD 難以匹敵的音響性能。
本屆遺憾是無緣聆聽 4 樓長春廳熊快樂的 B&W、Audionet、Crystal Cable 音響系統,筆者屢次前往,皆因代理商辦講座導致展房塞爆,導致不得其門而入。此外聽展期間,發現非常多年輕學子買票進場,看似小眾的音響產業,蘊藏深厚的潛在客群,如何推廣、普及化音響與音樂知識,以此貼近生活,應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